动物焉识 ——读严歌苓《穗子的动物园》

2019-11-12 10:23 阅读(?)评论(0)

动物焉识

——读严歌苓《穗子的动物园》

《穗子的动物园》用模糊了小说和散文界限的14篇文章,以穿布拉吉的穗子或军人严干事的经历和眼光,构建起一座色彩斑斓的动物园。

在穗子的动物园中,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,有家养宠物也有意外来客,有相依相伴的家族成员也有若即若离的野外邻居。这些生灵的命运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,人与动物之间,既有温馨的对视,也有冷漠的疏离,甚至残忍的杀戮。时而高水流水敬谢知音,曲声绕梁不绝;间或长歌当哭生死离别,令人只唏嘘不已。

万物生灵,共处一个空间,对于孤独的人类而言,动物是一面镜子。穗子动物园里的众生相,从某种程度上也演绎映射着人类个体的悲欢离合。

先说说几只狗。外表威武的松狮壮壮,憨厚单纯,对于被遗弃有着天生的敏感,在打狗浪潮中东躲西藏,被人代养时脱尽毛发,与主人相伴多年,晚年安乐而死;藏獒颗韧目睹母亲和兄弟姐妹的惨死,但在人类面前隐忍卑微地活着,成了文工队员的出气筒,最终因咬了任性的司令员孙女,被枪打死;少时以偷着藏东西为乐,大了善解人意的小狗可利亚,跨越几大洲,给主人带来无尽的欢乐;张金凤和李大龙,经历了宠物的优越和土狗的苟且,在两极分化的“过山车”中体会着命运的无助与无奈。又聋又瞎的巴比,却能“嗅到”汉娜骨子里的善良,双方相依相助,善良的回报亦不期而至。以狗为题材的小说很多,印象比较深的有宗璞的《鲁鲁》和杰克·伦敦的《荒野的呼唤》。严歌苓的几篇文章单篇不如这两部作品写得深入,但组合到一起,则显出一种厚重感。人与狗的话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脚步,总是说不完。

再说说几只鸟和猫。受伤的麻雀小黄,顽强生存的母鸡芦花,折翼天使小燕子、在人类与鸦群间徘徊的乌鸦查理,自尊心极强的潘妮、野性未驯的黑影、忠诚的礼物……从它们的经历,你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。在这部以动物为主角的作品中,人既是参与其中的戏中人,也是冷静旁观的观众,两种视角互相参照,揭示出人与动物的亲近与疏离,人类的有情与无义,人与动物复杂的感情往往剪不断、理还乱,慨叹之余只能浮一大白。

最后说说汉斯,野猪家族的猪王。野猪的家族与人类近距离共生,人类会定期以控制繁殖为由对野猪群进行屠戮。在生存竞争中,面对强大的人类对手,汉斯只能收起獠牙,低眉顺眼地渐渐老去,野性和锋芒消失无踪,惟剩一张写满愁苦的脸。这让笔者想到近期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秘境之眼,摄像头把珍稀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活场景展现在观众眼前,很温馨,很可爱,称之为“不被打扰的相逢”。但这种不打扰只能是相对的,不管动物愿不愿意,人类总在想着办法与其相逢,而相逢,则隐藏着多重的意味,走向如何,全取决于人类……

应该说,动物的命运牵扯着人类的命运。读者之所以被动物的故事所感动,深层的原因,是因为在动物身上,人类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就像《穗子的动物园中》,芦花、壮壮在禁养运动中的苦难和人在社会运动中的浮沉何其相似,颗韧的忠诚换不来稳定的生活,汉斯的突围逃不掉最终的沉沦,小鸟的顽强难抵生命的脆弱,凡此种种,都能在人类社会找到影子与回响,在同情、慨叹动物命运的同时,读者何尝不在慨叹人类自己?

在严歌苓的作品中,《穗子的动物园》算是一盘小菜、轻松愉悦而不失深刻。总结近期读的文学类作品,《牵风记》是酒,《应物兄》是茶,《耶稣的学生时代》是苦咖啡,《穗子的动物园》则是山泉,有点甜,也有点苦。喝着这口山泉,念着这些可爱可怜可赞可叹的生灵,我们不妨想一想:对于动物,我们到底知道和了解多少?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与动物相处?青山绿水是否属于全体生灵?

动物焉识?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