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中见奇话津门

2023-02-06 05:21 阅读(?)评论(0)

2020年《俗世奇人(叁)》出版时,我写了篇书评,猜测大冯续写津门奇人的可能性不大,最后也不敢肯定,因为大冯本人就是一个奇人,一高兴,说不定又写出十八篇,这不,《俗世奇人(肆)》又来了,还是十八篇,应了江湖侠客那句评语——十八般武艺,样样精通。

大冯先生长在天津,对津门杂八地的各色人、嘎咕事了然于胸,于俗人中拈出一个“奇”字,俗中见奇,奇在俗中,还真算是抓住了天津文化的一条根脉。30余年前我上初中,订了一年刚创刊的《儿童小说》,其中就有大冯写的《奇人管万斤》,用一套奇特的武功训练法,帮助主人公报了仇,这可算是俗世奇人的先声。《神鞭》的傻二、玻璃花、《神灯前传》中的红灯照,也都是大冯“俗世奇谈”系列小说中的奇人。

《俗世奇人(肆)》拿到手,晚上一会儿就读完,感觉一个字——爽。看《俗世奇人》,不能以《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》《雕花烟斗》《艺术家们》的文学性来衡量,它就是民间故事,你说它是《故事会》类型,那就对啦,大冯追求的是“异事妙闻信口扯”。

大冯是写上瘾啦,在序言中称:“它对我的诱惑不只是小说里的市井百态和奇人奇事,更是一种极酷烈的地域气质,一种不可抗拒的乡土精神,一种特异的审美。”《万年青》说的是商家一诺千金,《抱小姐》写的是是社会畸形人生,《欢喜》的一张笑脸历经社会寒凉,《洋(杨)掌柜》头脑灵活在中西商业间自由穿梭,《瓜皮帽》写民间骗子的手段,《小尊王五》是社会混混的特色人生,《谢二虎》说的是强中更有强中手,《齐眉穗儿》是红灯照的神奇女侠,《秦六枝》写一位传奇花匠,《田大头》是位貌似没心眼儿甘心让人吃白食的痴人,《侯老奶奶》的儿子为尽孝心导演了一场火灾给母亲做寿,《查理父子》有命运的神秘色彩,《绿袍神仙》是一个百姓梦想发财的神话故事,《胡天》全凭一张嘴就能搅得满成风雨,《泡泡糖》也是骗子的招数揭秘,《歪脖李》写混混儿抓住书画造假者的把柄借讹人发家,《罐儿》是民间手艺人的悲苦人生,《罗罗锅》写民间鞋匠因被李中堂称赞成为制鞋名家。人奇事也奇,来自民间,或许就发生在你身边,作为听故事的旁观者,图个热闹,助个谈兴,挺哏儿的。

八旬大冯写奇人,九旬老孙题篇目,冯骥才和书法家孙伯翔联手,再配上清末《醒俗画报》插图,成为作家版《俗世奇人》的特色。

正所谓:俗世你我他,不可无奇人。奇人有奇事,尽会笑谈中。

附:2020年书评

铁笔写津门——《俗世奇人》随笔

王云峰 评论 俗世奇人全本 2020-02-17 10:27:42

年近八旬,读者仍习惯叫冯骥才为大冯。为嘛?除了个儿大,大冯常年致力于传统民俗文化保护,与老百姓交流多,干的事儿,写的字儿,都挺哏,接地气儿,不但写了54篇《俗世奇人》,自己也扑腾腾活成了一位俗世奇人,叫大冯,透着亲切!

《俗世奇人》写了三拨儿,每拨儿十八篇,先在《收获》发表,然后成书上市。无论人文社足本、全本,还是作家社三册版,均一纸风行于俗世,获赞无数。

看《俗世奇人》,你老得盯紧俩字儿——俗和奇。“俗”包含了世俗、通俗、庸俗、俚俗、鄙俗多种意思,说白了,这是些生长于民间的俗世故事;“奇”用大冯的话说,是下限“意想不到”、上限“匪夷所思”。看这些五行八作的俗世奇人故事,可概括出如下几个特点:

一是有能耐。你看神医王十二,随手找个磁铁,把病人眼睛保住了,一个热毛巾,把伤者肋叉子从墙里抽出来,不动声色,能耐真大;泥人张,绝活儿藏在袖子里,好赛吹口气儿就能把泥人捏活喽;再看大裤裆,随时都能把想揭秘的“猴子”耍掉,就让你瞧不出魔术的底儿;刷子李不沾一个灰点也就罢了,还得逗逗徒弟,用一个小洞引来徒弟更深的佩服;崔家炮的老大,被人黑了一道,手残啦,还能东山再起,俩手放“双响”改成一手放,不服的,尽管来。大者神医、小者刷墙,这些奇人,奇在有能耐,甭管干嘛,有自己个儿的绝活。

二是挺各色。各色,就是有个性,不那么圆融。苏七块,治病救人、顾贫恤弱全没问题,但得绷着那个劲儿,要的是那个理儿,七块,没得商量;李三,偷东西也不甘无名,偏要留个燕子标记,这不是挑衅找卒瓦 (卒瓦合成一个字,cei四声,打不出这个字)吗?真是各色! 你就看全书54篇文章中提及的那些人物,哪有几个不各色的?这也难怪,一脸庄重正经八百的规矩人,大都引不出什么话题,得像评书中的牛皋、程咬金、黑旋风,有毛病有个性有特点,才能成为书胆。

三是脑子活。郑三、陈四之流游走世间手段灵活,关键是脑子活络。脑子活,用到正地儿叫智慧,用到歪处叫狡诈。钓鸡成了盗窃的手段,歪才歪用啦,真叫人膈应;再看《绝盗》写的事,一群混混,踩好点儿看准道儿,照剧本演戏一般,把人家搬个净光,还落个嘴上便宜,这种下作的手段,到现在都未绝迹,仍以各种方式上演。20多年前坐汽车从天津西站到静海,五六个男男女女如同一剧组,先是易拉罐后是秘鲁币,演出一场连环套,快到终点,一声招呼,下车作鸟兽散。这些人,把脑子全用骗人上了。

四是烟火气。在水旱码头、四方杂处的天津卫,这些五行八作、稀奇古怪的人物,并非高官巨贾,不居深宅大院,终日游走于市间,俗也好,奇也好,就活在百姓中间,救人的也好,骗人的也罢,熙来攘往、投机钻营,为的那口吃,争的那口气儿,活出了形形色色的样貌,活出了古里古怪的故事,让百姓啧啧称奇,说说、笑笑、评评、骂骂,倒也给生活平添了若干乐趣。

大冯写的是小说,人物是虚构的,但信而有征,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,好赛真的一般。比如新作《崔家炮》提到的鞭炮之乡沿庄,离我家不远,40年前,我哥夜里偷偷去沿庄进了一自行车鞭炮,打算在集上卖,遇上民兵追捕,慌慌躲避,至今想来惊险感犹在。在独流镇河边的鞭炮市场,卖家比着放鞭炮看谁动静大的场景,和小说写的一模一样。

前面说过,大冯本就一俗世奇人。你看吧,先是伤痕文学、反思文学的主将,小说中高女人逝后,矮丈夫高高举起的雨伞下那块巨大的空间,引来N多读者泪目。之后是《红灯前传》《神鞭》《三寸金莲》,往清末民初天津卫民俗方面靠,写得风生水起,有鼻子有眼儿。后来干脆把精力投到古村落、年画保护方面。这么多年来,大冯深入市井、钩沉传说、捕捉精神,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儿,杨柳青访年画,炒米店寻缸鱼,把多年的习俗和记忆凝固下来,留下了很好的传世资料。《俗世奇人》,当是探寻天津文化精神过程中一个副产品,用大冯自己的话说,不重“天津味儿”,要写“天津劲儿”,“味”可用方言、地理来表现,相对容易,“劲儿”属于精神层面,看不到摸不着,但如写到位,却能让人觉出来,这就高了。

在这方面,大冯就是高,用54篇《俗世奇人》勾勒出了天津旧时的那种劲儿,有些劲儿,在津沽大地流传至今。天津劲儿是嘛样呢?大冯的总结是:豪爽、义气、调侃、幽默、斗气、不较真。这说得到底像不像天津人,你老自己个对着镜子照照吧!

新书发布会上,有人问大冯是否还会接着写俗世奇人,似乎没有得到明确答案。我判断,大冯不会再写了!为嘛?你看呐,人文社编辑这回挺嘎咕,全本出书就出书呗,还整了副《俗世奇人》扑克牌,JQK大小毛,54个人物各有所归,找几个人凑一块儿,吆五喝六打几把升级惯蛋挤油,再唠唠奇人奇事,那个俗劲,就甭提啦!54张牌全齐啦,依大冯性格,不会再多出牌,肯定干别的去喽。话说回来,如果哪天大冯又用铁笔续写了十八篇,甚至凑巴凑巴出第二副扑克牌来,您也别埋汰我,大冯本就一奇人,谁又说得准?咱们还是乖乖骑驴看账本——走着瞧!

看完54篇《俗世奇人》,我想,人生有时好赛一副扑克牌,就捏你手里,能不能打好这副牌,于俗中见奇,靠您自己个喽!

发表于2020年3月30日《天津日报》读书版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3-02-06 06:32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