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点有人味的事——写封信寄出去

2016-11-09 09:11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 信息社会的发展,让传统的书信失去了用武之地,“家书抵万金”的期待和欣喜,也被嘀嘀的信息提示音所取代。江山代有才人出,一些事物退出历史舞台也是自然更迭的必然。上世纪90年代初去天津日报参观,收藏了几个字模,现在已成了文物,铅字排版和它的老祖宗活字印刷一样,已成了博物馆里的记忆。

    不过,有些与人的情感体验相关的事物,虽然过气了,但却不会彻底消失,比如木版年画,还有人在一笔笔勾描,也有人买回家,挂在现代化的房子里,那里面寄托着传统的情感。昆曲一定程度上复活了,传统与现代努力对接,让现代人的情感如游园惊梦般跨越时空自由穿梭。

    书信也该如此,看傅雷家书、鲁迅两地书、徐志摩小札,字字含情,句句带温,字迹中的力度和走向,无比透出书写人的情感和个性。想象不出,这些文字如变成微信,会不会给当事人带来同样的感动,会不会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快感。数字化是机械式的快餐,它的特点是快,快了就容易不洗泥,显得粗糙刻板程式机械,失去了应有的力度和温情。

    快节奏的紧张生活,更需要有意慢下来,让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,那么,不妨从偶尔写封信或寄张明信片开始,给亲人、给朋友、给合作者,一笔笔描划,用心、用情,做法可以刻意,但情义无需刻意,只是为了体验和传承书写中所蕴含和人味。

    新年快到了,买几张明信片,认真写几行字,发给远方或不远的地方那些生活中重要的人,体验那种浓浓或淡淡的人情味,暂时摆脱数字化带来的刻板与粗糙吧!
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