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即草木,草木亦人

2018-10-25 08:28 阅读(?)评论(0)
 


人即草木,草木亦人

刚介绍完太宰治《人间失格》,接着说说汪曾祺《人间草木》,一灰暗、一明朗,反差极大。

俗语谓“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”,草木是否有情,人何曾知晓?你若有情,万物皆不可等闲看,情自在其中矣!汪曾祺的《人间草木》,写草木、品风物、记游踪、忆故人,散淡中透着温情,对生活的热爱呼之欲出,可称得上汪氏散文代表作的集合。铁凝说:“他带给文坛温暖、快乐和不凡的趣味。”贾平凹则调侃:“汪是一文狐,修炼老成精。”

芋头、豆芽、桂花、菊花、黄栌、紫薇、腊梅、葡萄、鸟兽虫鱼,这些习见的事物,到汪曾祺手里涉笔成趣,兴味盎然。《北京人的遛鸟》《香港的鸟》《熬鹰、逮獾子》则有王世襄地道“玩家”的味道。《昆明的雨》《胡同文化》述说着地理与人文的血脉亲缘。

看罢草木,回到人间,书中记人记事的文章别有一番情趣。看过《边城》和《受戒》的话,从沈从文到汪曾祺的美学传承,是显而易见的。淡淡的喜悦,淡淡的惆怅,于平静中,展示悲欣交集的人生离合。《人间草木》收录《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》《星斗其文赤子其人》两篇回忆沈从文的文章,可生动感知沈从文的赤子情怀,渗透着汪曾祺对老师的殷殷深情。此外,对金岳霖、老舍、闻一多、赵树理的回忆,截取生活点滴,却准确描述出主人公的人格特点。汪曾祺用“赤子”概括沈从文,而这个词也可用到以上各位前辈身上,那种自由与放达的态度,成为一代学人共同的风骨。

人生一世、草木一秋。人与草木有着很多的共同点,人即草木,草木亦人。闲时,不妨于阳光下读读《人间草木》,享受一下平淡的生活。

(《人间草木》,汪曾祺著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144月版)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