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日志正文
|
||
金庸逝,江湖冷。香港明河社版和广州出版社口袋版两套金庸全集一字排开,陈于架上。故事已烂熟于心,无须再次翻阅,只要看上一眼,就能感受到冲天的剑气与豪情。 京东图书频道有金庸专题,广州版全集正接受预订。金庸的书是无需买了,但无意间看到日本武侠小说作者藤泽周平的名字,原来日本也有现代武侠小说,不妨买来翻翻。为记念金庸,看看日本的武侠作品,说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事。 利用双休日,一口气读完藤泽周平的《蝉时雨》。日本长期受中国文化浸润,书中人物习武的同时,在书塾里每天学的是《诗经》和《论语》,对论语宪问、君子好逑的吟咏,让人读来毫无距离感。 故事比较简单,两条线:一是主人公牧文四郎家庭的变故;二是文四郎与邻居阿福的感情。文四郎的父亲因政治集团斗争被杀,文四郎长大后,也参与到斗争中,站到了最终胜利的一方,获得了比较好的结局。这其中,记叙了文四郎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过程,学剑、比武、工作、斗争,不乏高人指点学得秘招的情节。另一条线中,文四郎与阿福是邻居,少年时,文四郎多次带着阿福看神社夜间庆典,纯朴的爱情扎根心中。阿福在去城里的前一天,专程跑到文四郎家,就是想主动提出嫁给文四郎,但命运捉弄,二人未能谋面。进城后的阿福后来成为藩主的侧室,并生下儿子,陷入红墙争斗之中。而习武成名的文四郎,又成为了阿福的保护者。在阿福一派取得统治权20年后,即将遁入空门的阿福向文四郎道出当年上门求嫁的秘密。故事到此而止,这段感情也由此划上句号。 小说的结尾写道:“助左卫门绑紧草笠的绳带,用力往马腹一蹬,在炽热的阳光下驰骋而去。”是啊,任何事都会有结局,过去的终将过去,打马扬鞭向前走,何须回头!恰如龙应台看儿子离家远行不回头时的感叹一样:“他用背影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 两条线相较,第一条虽是小说的主脉,充满了斗争、权谋、成长、励志的成分,但对于饱受“金古梁”熏陶的读者来说,小菜而已。倒是第二条线,看似平淡无奇,却很有味道,一个青梅竹马的老旧故事,但通过细节的渲染,却显出别样的魅力。阿福来家借米、庆典时藏在文四郎身后吃糖、帮文四郎推装着父亲尸体的车,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深深刻到文四郎心上,终生也不会磨灭。对于内向的文四郎来说,这种感受只有自己去慢慢咀嚼,无法与他人分享。而在救助阿福母子过程中,阿福躲在文四郎身后的一瞬、二人双手的一握,跨越时空,让主人公的少年心再次得到重现,无需多说什么,但那种感觉足够回味一生。从这个角度说,《蝉时雨》与其说是武侠小说,不妨看作爱情小说观。这种淡而微苦的爱情萌芽,让人想起周作人的散文《初恋》。 所谓“蝉时雨”,是指像急雨一样的蝉鸣,在书中多次出现,成为联结过去与现在、激发人物情绪的一个很好道具。看来,作者深受“赋比兴”影响,把蝉鸣作为了吟咏他物的引子。蝉躁声中,人物的命运与感情静静舒展,起到了“蝉躁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”的效果。 仅从《蝉时雨》看,藤泽的武侠与金古梁不是一个路数,属低度酒,有点柔,但也有后劲。藤泽的作品正陆续出版,《蝉时雨》后,计划看短篇集《黄昏清兵卫》。 (《蝉时雨》,藤泽周平作,译林出版社,2018年8月第一版) 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