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世武隐的爱恨情仇

2018-11-20 21:03 阅读(?)评论(0)
    《黄昏清兵卫》是藤泽周平的短篇小说集,八个故事,八个隐于平凡生活的主人公,那些惊鸿一瞬的能量爆发,也都缘于俗世的情缘。
    幕藩体制的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终结期,各藩镇拥有很大的独立性,内部政治斗争激烈。作为武士,特别是武功高强的武士,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政治斗争的棋子,沦为杀人的武器。本书的八个主人公,大都承担了这样的角色。藩镇内部的政治斗争一般不具家国、民族的性质,甚至连正义性都不清晰。与金庸作品中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的英雄理想不同,藤泽周平笔下的人物,都是生活在底层的武士,这些主人公因武功高超而成为政治派别斗争工具的原因,与远大理想无关,他们参与政治斗争及至杀人的动机,都是缘于生活所迫或个人尊严。从这个角度说,他们只是武士,与侠之大者无关。
   清兵卫要为重病的妻子治病,右卫门决心为朋友报仇,甚内为了恢复俸禄和身份、万六为了家庭的尊严,弥助为表妹复仇、半平为了武士尊严、与次郎为表姐一家复仇……出发点没有“高大上”,只是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所需激发出的源动力,正因如此,也更贴近俗世生活的人性。这些武士有一个共同点,曾经的武界名家,在比武中拥有过胜者的灿烂一刻,旋即沉入寻常生活,潜龙于渊,无迹可寻。因生活过于平常琐碎,他们都得到了为人讥笑的外号,如黄昏、生瓜、马屁精、爱忘事、不说话、咋咋呼呼、壁上观、叫花子等。但身上那种潜藏的能量却没有失去,一旦有了机会,一招制敌的功夫会重现江湖再次灿烂,然后善刀而藏之,重归平凡。读《黄昏清兵卫》,想起冯骥才的《俗世奇人》,在水陆码头的津门杂八地,隐藏着各色奇人,演绎着一出出民间的传奇。高手在民间,其言有征。
    看武侠小说,断越不过金庸的影响。《叫花子助八》中,杀死对手后精疲力竭回到家门口的助八,蓦然看到波津的身影,让人不由想起《连城诀》的结尾,狄云带着黄花菜回到雪谷,水笙竟然笑容灿烂地迎了上来……
    生活总是有希望的,无论水笙还是波津,她们就像前方的阳光,给人以温暖和期待。恰如心灵鸡汤中爱说的:迎着太阳走,把阴影抛到身后!
    和《蝉时雨》一样,《黄昏清兵卫》的风格仍是平平淡淡、波澜不惊,偶尔夹杂点幽默。给藤泽周平作品“平淡有力、平凡至真”的评价是公允切当的。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